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III-4 红袖添香(III)(上) (第1/2页)
红袖添香 (iii)(上) 唐少夫人微微一笑:“那都是下面人凑趣儿瞎传的。我们家女红最好的还是新原媳妇儿,当年还参加过中州绣宫大比的。不过啊,咱们也真的都是过时的了,还是云姑娘的这扇面好。 不仅绣工好, 构图漂亮,这扇面和配饰十分精致,和绣图的色调搭配的十分巧妙,框子选得非常得宜。说明云姑娘心思灵巧,眼光独到。” 兰邦华本来已经跟皇后娘娘商量好,放弃唐家联姻的事,但是皇后思虑再三, 加上前几天驭豹楼的事,她觉得现在还是需要拉拢唐家,还是决定放低身段,跟唐家示好。故而昨天特意通知内侍府将唐家二奶奶的觐见提前到今日。 唐家二少奶奶, 确如这些人所说, 文武双全。 本身出身大将军府,从小见识就不少, 又有名师课读,文武双修,常年跟着丈夫在军中处置各种事务, 里里外外见识得多了,皇后的意图她一来便看穿,这种场面自然应付得体。拉出新原媳妇儿来说事儿, 就是告诉众人, 唐家的媳妇儿都是有德有才的,不是见个人就可以来拉关系。但是又不能得罪皇后, 所以赞扬的话还是要说。 兰太太听见二少奶奶夸唐家人心里不是很舒服,自家若雪若是能嫁给唐新杰, 这二少奶奶就是她的晚辈,若雪跟她是同辈。现在人家虽然明面上没有拒绝,但是既成事实是证明没看上若雪, 那岂不是变相说她家若雪不如这位唐二少夫人和那个唐新原媳妇儿?不是明摆着打脸?而她还夸了若云了, 这不是说她亲生的若雪不如这庶出的若云?!兰家大太太心中气愤,冷冷地看了二少奶奶一眼。 二少奶奶当然察觉到, 但是只是微微一笑, 兰家的这些小花样还不放在她眼里。 又拿着扇子反复看了一眼:“我啊越看越爱这把扇子,云儿姑娘的眼光真的很好,会搭配, 而且人肯定是特别聪明。 你们看,除了这绣工,画图, 在这闪柄上的灵巧心思,我还真是没见过。” “哦,”她这样说, 了解她的刘夫人来了兴趣,便接过扇子看着:“开头没注意, 晃了一眼还以为跟普通团扇一样的深色包边, 为了搭配图案才加的花纹,现在仔细看,才看出来, 这框和扇柄都是哑光玳瑁。这个真是选得好, 不仅和整个画面结合,显得古朴稳重,且玳瑁有去毒活血的功能, 真是夏季拿在手上不仅可以扇风,还可以养生。这个扇子真是巧夺天工。” 旁边太仆寺正卿家的郑夫人赶紧凑过来又摸又看:“皇后娘娘, 你家真是会调理人, 你看看这姑娘们出挑得跟水葱儿似的还不算, 各个心思还如此玲珑,将来嫁去哪家都是哪家的福气。”郑夫人家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都已经娶亲, 还有几个庶出的。皇后娘娘的意图她也看出来了,她倒是觉得跟兰家攀上亲不错,对方是庶出, 她家是庶出, 也不算高攀, 还可以得皇后娘娘欢心。 “各位夫人过奖云儿了。”众人称赞虽然好, 但是她明白如此被推上浪尖 ,回去未见得不让二太太忌恨,更何况这还真不是她心思灵巧, 不如乖乖承认:“这个还真不是云儿的心思巧,是二哥哥对皇后娘娘的一片孝心。” “这事怎么说?”兰太太听见提到自己儿子, 当然关心。 “云儿并不会做手工, 也不会做团扇,就想出街选一个好一点的扇面绣了进献给皇后娘娘。”闺阁中女子大多女红不错, 但是自己做扇面确实需要手艺的, 所以很多人都是去外面买现成的回来或画,或绣,所以兰若云这么做也在情理之中:“那天云儿出门的时候正好碰上二哥哥, 他听说了我出街的目的, 就特意带上我去了京城最近新开的那家怡心斋,二哥哥在众多的扇面中挑了这把, 他说皇后娘娘文雅端庄, 适合这种古朴风格,而且就如这位夫人所说, 可以帮助调理身体。虽然扇框很贵, 但是二哥哥说孝敬皇后娘娘, 花上他几个月的月钱值得。” “花了若风几个月的月钱?”兰太太吃惊地问:“这孩子本来月钱就不多,他也没跟我说,花光了这几个月怎么过日子?!” “二哥哥说孝敬皇后娘娘, 多少都是应该的。”云儿自然明白兰太太的心思, 她也乐意帮着抬轿子。 兰二太太看了一眼若云, 她倒是有些吃惊, 这个平时不出声不出气的庶女有这么活泛的一面,平时真是小看她了。 今天足足压过了若雨的风头。 皇后听了若云的话,看着大太太微笑道:“还是嫂子会教育孩子, 若林若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