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2节  (第3/3页)
眼下这种情况,他们兄弟二人将来也只有倚仗雉奴了。    于是,长孙皇后突然一脸郑重地说道:“郭卿,本宫有个不情之请!”    “皇后,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郭业俨然已经猜到长孙皇后想说什么了,脸上颇为隐晦地笑了笑,反问了一句:“您知道为何当初太上皇拉拢我与他密谋造反,而臣果断拒绝吗?”    长孙皇后飞快答道:“那是因为郭卿忠心陛下。”    “没错!”    郭业抬手反手遥指了一番距甘露殿很远的勤政殿方向,笑道:“确切地说,郭业只效忠大唐皇帝,郭业只对大唐帝国的未来负责。皇后,你懂我的意思吗?”    长孙皇后是个聪明人,听明白了郭业所说因果的关系。同时也明白,自己的雉奴要想得到郭业的支持,就必须坐到那代表着九五之尊,代表作大唐至高无上的权力的龙椅之上。    而如今的雉奴才这么点大,皇位不皇位还是未知之数。她如今需要的是,雉奴将来迈向皇位的路上,郭业能帮衬扶持一把,引为助力。    一时间,她的脸上呈现落寞和失望之色。    郭业见状缓缓起身离开蒲团,拱手道:“皇后,早朝快散了,若是让陛下退朝后见到微臣私底下会晤您,免不得给您惹来麻烦和猜疑。所以,微臣应该尽早离去,微臣告退!”    说罢,不顾长孙皇后的欲言又止想要挽留,郭业走到了佛堂的门口。    “唉……”    又是一声透着无奈和无助的叹息从长孙皇后的口中传出。    “皇后!”    郭业突然站住了脚,扭头笑道:“臣刚才也说了,雉奴殿下如今年纪尚幼,一切都可堪造就。臣相信,他将来会强过他两位兄长。而且臣刚才也说过,自古立储只有立嫡不立庶。所以,微臣不支持他,还能支持谁?”    声音落罢,郭业脚步生风一般,匆匆离去。    待得长孙皇后惊喜的反应过来之时,佛堂门口已经没了郭业的身影。只有那门槛儿处,留着那串自己刚才怒摔郭业的佛珠。    上等檀香所制的佛串,静静地躺在那窄窄的门槛儿上。    长孙皇后看见佛串便想起了之前自己那不合身份的举动,这哪里还是堂堂的皇后身份所应该做的举动?    再回味着郭业留下的最后一通话,长孙皇后顿时由悲转喜,扑哧一声,莞尔一笑。    展颜一笑之下,百媚众生皆失了颜色,清冷宁静的佛堂中,乍然生出一室春来。    她优雅地从蒲团上起身,走至门槛儿俯身捡起那串佛珠,持在手中默默捻了起来,暗暗寻思道:“郭卿啊郭卿,看来你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刚来长安,难以立足的毛头小子了。为了承乾和泰儿的将来做打算,本宫是该想想办法如何将你和雉奴捆绑在一起,才能让你为我的小雉奴好好使上几分力才是。”    “来人呀!”    想罢,长孙皇后突然冲着佛堂外早已候着的宫女吩咐道:“去将长乐公主请来本宫这佛堂中来,我这个当母后的天天为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操心,可是好久没跟这伶俐的丫头说会儿体己话了。”    “喏!”    宫女遥遥应答,转身即走,匆匆前去召唤长乐公主——李丽质。    第1043章 南下,南下    两日后,即贞观六年五月初八。按照老黄历来讲,这一日宜破土宜动工,宜嫁女宜求嗣,诸事皆宜,百无禁忌。乃是一年中难得一见的黄道吉日。    兴许是天公作美,今日的天气来得格外凉爽,不似往日那般闷热。长安南门方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煞是热闹。尤其是南门内街两边儿,人山人海,围观百姓不计其数,一眼望不到尽头,场面极其喧闹。    今日,正是郭业率领广南路大军,李靖率领岭南路大军开拔出征,南下平叛的大日子。    两路大军数以万人正陆续出了南门,马鸣嘶蹄,戈矛林立,旌旗飘扬,秩序井然,好一支威武雄壮的队伍,真不愧为大唐帝国的百战之师。    除了街边两侧拥堵着前来围观的百姓之外,满朝文武官员也在房玄龄、孔颖达、魏征等三系大佬的率领下,前来送行。    李二陛下没有亲自来,却也派出了宗正寺卿江夏王李道宗送来壮行酒,为郭业和李靖南下平叛送行。    可见李二陛下对两人南下平叛寄予了厚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