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节  (第2/2页)
 海军大臣则开始思考,是不是该把哪个好友的儿子派到清国去,官n代打一场一定能赢的局部战争镀镀金,还是很有必要的。    ……    德国国防部。    “胡灵珊比我们想象的冲动。”某个元帅说道。    众人都点头。    屠杀英国领事馆,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一点都不符合政治规则。    但是,这样的结果,未必对德国没有好处。    要是大英帝国对清国宣战,或者,只是出兵对付胡灵珊,都可以让英国人在遥远的东方欢快的流血。    “胡灵珊的军队训练的怎么样了?”某个元帅皱眉问。    要是被英国人随便一下就干掉了,可没什么意思。    “勉强能达到美国(军)队水平。”某人回到。    1906的美国(军)队,就是一支垃圾部队,充其量是欧洲3流。    靠这样的军队,对抗英国(军)队,根本是不可能的。    “把我们最先进的武器都给胡灵珊,库存不够就从现役军队仓库里拿。”某元帅道,“告诉胡灵珊,钱可以先欠着。”    “再派个军官指导团过去。”某元帅提议。    “兴登堡就在那里。”有人回到。    ……    西方国家一致认为,大英帝国必定将报复清国,英清之战,即将开始。    当然,这场战争没什么悬念。    不管是1840年的广州,还是之后的天津,北京,圆明园,都证实了清国毫无战斗力。    清国敢向大英帝国挑衅,真是作死。    但考虑到清国曾经勇敢的同时向8个欧美国家宣战,清国脑抽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相比之下,单挑英国,还是很有进步的。    和西方国家舆论的理智相比,清国的舆论,热切了很多。    胡灵珊砍死英国领事馆全部人,受到了所有舆论一致的高度赞扬。    被西洋人痛扁了百年的满清辫子们,有一个神奇的逻辑。只要敢杀洋人的,不论是非曲直,一定是民族英雄。    就算这个人强(奸)妇女杀人全家劫掠乡里放火烧城无恶不作吃人肉喝人血,只要杀了洋人,那么,这个人一定必定肯定是大大的民族英雄。    以前被强(奸)的妇女,必须爱上这个人;被杀了全家的,必须毫无条件的原谅,并且忠心耿耿的向这个人效忠;被抢了财物烧了房子的,必须大声夸赞这个人;而这个人吃人肉喝人血无恶不作,只能是爱恨分明,大丈夫所为。    因为杀洋人是最最最最最高的政治正确,任何其他错误都必须为这个最最最最最最高的政治诉求让路。    和洋人的仇恨,是民族仇恨国家仇恨,任何其他私人恩怨,放在这个无以伦比的高尚的大道理面前,必须摇身一变,摇旗呐喊。    任何追究这个人曾经杀人放火抢劫强(奸)之类的小小小小小的小问题的人,都是民族和国家的罪人,必须万夫所指。    在这个全满清都认同都推崇的大道理下,胡灵珊杀人无数又算得了什么?    胡灵珊是杭州知府,是满清第一巴图鲁,哪个满清官员不曾杀过人,胡灵珊不过是杀了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何况杀得都是刁民嘛。必须杀,杀得好。    邪恶的、浑身冒黑气的大反派胡灵珊在舆论之下,忽然背后长出翅膀,脑袋长出光环,全身冒出金光了。    黑变白,邪变正,恶变善,就是这么轻而易举简简单单。    对此,胡灵珊只是冷笑,就因为这个奇妙的大道理,她一定要推翻这个奇妙的世界。    ……    天津,某件酒楼。    “这胡家,我最了解了,胡灵珊出生的时候,方圆十里之内,异香扑鼻,鲜花从天而降,隐隐有仙女弹琴唱歌,根本是大大的吉兆啊。”一个带着东北口音的汉子,认真的说着。    “是啊,原来胡灵珊是天上下来的仙女啊,是来拯救我们大清的啊。”一个老人虔诚的说道。    “听说,胡灵珊是大清的格格啊,老佛爷都认了。”又有人道。    “看来大清气数未绝啊。”有人叹息。    “那是,大清朝洪福齐天。”有人忘记自己是汉人,对满清深深的热爱着。    自然也有人理智的认为,胡灵珊挑起清英大战,清国必定血流成河,再次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胡灵珊简直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这类难得清醒的看法,轻易的被舆论唾骂,淹没,然后消失。    满清官员们出奇的全部沉默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