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4节  (第1/2页)
    蒋慕渊说,袁二对念夏的心思,也是听风看出了端倪。    这个听风,东看西看的,还看得挺准。    晚饭用得迟,怕不克化,两人商议着去园子里走一走。    蒋慕渊不畏寒,顾云锦如今身体也好,但到底秋夜露重,蒋慕渊把顾云锦裹成了团,才牵着她的手往外走。    两人要说些朝堂事,自不好让人跟着,钟嬷嬷她们以为主子们小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贴己话,当然不跟了,只送他们出了院子。    自家园子,倒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蒋慕渊轻声与顾云锦说各处状况,也说了自己的各种猜测,战况如何,往后又如何。    顾云锦听得心惊不已,虽然蒋慕渊就站在她跟前,顾云齐也平安无事,但枝江那一夜的大战还是让她紧张极了。    “幸好有所准备。”顾云锦道。    要不是知道乔靖想水师大举进攻,蒋慕渊和肃宁伯推算战局后、自知不敌,干脆定下了如此破釜沉舟的计划,否则这一仗就不仅仅是损失水师的事儿了。    顾云锦也赞同蒋慕渊的想法,孙睿在两年前就让邓公公去接触赵方史,必定有所图,总不可能是走亲戚。    “三殿下这是不想要这江山了?”顾云锦叹道。    只有不想要了,才会毫无顾忌地去摧毁。    蒋慕渊把顾云锦拥入怀中,道:“可我更不想看到战火肆虐、民不聊生的疆土,乱成那样了,我们还怎么过日子?”    他想要的白首偕老,他想要的子孙满堂,在那样混乱的局面里都不可能实现。    他的祐哥儿将来是要娶媳妇儿的,他要给儿子存厚厚的聘礼。    其中有一样,就是国泰民安。    第956章 际遇    夜里风大。    夫妻两个人,一个不怕冷,一个裹得严实,但也得避着风走。    顾云锦轻声说起了袁二。    “刚用饭时提到听风机灵,我倒也想起来了,”顾云锦道,“就今儿下午,抚冬打趣念夏呢,我问了念夏的意思,她就是没想转过来,但估摸着是不排斥的。去年说袁二自己没有察觉,也不知道他现在想清楚没有?”    蒋慕渊轻笑出声。    朝堂大事众多,要领兵打仗,要与孙睿算计,要窥探圣上心意,这么多沉甸甸的事儿压在心里,虽说已经习惯了,但也会觉得疲惫。    蒋慕渊也不是无处述说,顾云锦最是懂他。    即便是排兵布阵这般“冷冰冰”的事儿,她也听得进去,且大部分都听得明白,这让他们夫妻相处时添了许多话题。    可没有哪家夫妻整日儿就说“大事”的。    蒋慕渊也很喜欢听顾云锦说“小事”,家长里短,细碎又简单,哪怕是话本上的故事,一个说的生动,一个听的津津有味。    谁家说亲了,谁家的哥儿姐儿如何了,皇太后昨日又听了什么笑话,就这些絮絮叨叨的事情,能让蒋慕渊从沉重的朝堂上脱离出来,一下子就松弛了心神。    “念夏不排斥?”蒋慕渊笑着道,“那倒是不错,我也没有问过袁二,既然听风那么机灵,回头让他再探探。    袁二若是心里有想法,就该自己来讲。    男人嘛,想娶合心意的媳妇儿,不主动些还怎么办?    他要是能叫念夏点头,叫点头,这婚事就成了。”    顾云锦乐得不行,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主动出击的人,才能娶到满意媳妇儿。    她身边这个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是了,还有一个好例子是纪致诚。    纪致诚为了能娶徐令意,最开始莽莽撞撞的,差点把魏氏吓得以为遇上了歹人。    想到了徐令意,顾云锦顺着就想起了王琅,她记得,王琅后来带着家人去了蜀地……    既然想到了,顾云锦也没有憋在心里,直接问了:“小公爷打蜀地,可曾遇上王琅家人?”    蒋慕渊挑了挑眉,顾云锦知道他在蜀地埋了暗桩,但具体身份,他倒是一直没有机会与她提及。    “帮我们找到晋之的那颗棋子,”蒋慕渊不会特特隐瞒顾云锦,既问到了,便也答了,“就是王琅。”    顾云锦瞪大了眼睛,显然是没有想到。    蒋慕渊轻声道:“他现如今跟着乔靖,也算是取得了信任,此番能得知乔靖水军状况,都靠他递消息出来。”    顾云锦抿着唇,重重点了点头。    这事儿要紧,她相信蒋慕渊几乎没有跟任何人讲过棋子的身份。    “我记在心里,”顾云锦道,“其实他是个有才华的,若不是他父亲,他该正经走科举的路子。”    蒋慕渊握着顾云锦的手,不轻不重捏了捏,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造化和机缘,他能高中,但前世的他,不适合官场。”    顾云锦微愣,再想了想,倒也明白蒋慕渊的意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