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节  (第1/2页)
    亭中突起男子声音,我下意识后退一步,亭中立刻轻喝:“谁?”    声音有些熟悉,却不敢肯定,大半个皇宫灯火通明,唯独这里一点亮光都没有。我没心情猜测,“娴妃。不知哪位在此?”    “娴妃娘娘,失礼了。”脚步声靠近,在五步外止住。    看着梅香影绰的男子身影,我不禁安下心,“原来真是胥大人,刚刚听到大人的声音,还不敢认。”    “不过只有一面之缘。”    我蹙眉。又是一面之缘。    胥筠道:“刚刚还以为皇上来了,把微臣吓得不轻。”    “大人怕什么?”    “此处是皇上的宝地,微臣不请自来,如果被主人知道,难免没法交代。”    “胥大人玩笑了,若大人不想被人知道,只不出声就好了。”    “娘娘聪敏。”不亲不疏的气度,一如初见之时。    记起上次之事,我二度施礼:“上一次大人帮了我大忙,一直想道谢,惜于没有机会。”    胥筠笑道:“娘娘竟还放在心上。那日微臣找云靖下棋,原是举手之劳,不必如此挂怀。”    “不,事关两条人命,要谢的。”    他似乎又笑一声:“罢了,日后微臣若有难解之事,自当找娘娘帮忙。这里风大,微臣煮了热茶,请移步亭中坐吧。”    我踌躇一番,倒不是拘于男女授受不亲的迂礼,只是宫中是非甚嚣,如此暗夜与外臣共谈,恐怕不妥。    待要婉拒,又想此人通身才华,别有洒脱凌世的气派,我顾虑得太多反是怠慢,于是随他步入亭中。    第17章 君无戏言    呷口热茶,觉得腹内和暖,向胥筠问起灯谜之事。    “听银筝夸赞大人制谜无双,一直很想亲自看看,可惜走得急,不知今年的谜题是什么?”    胥筠谦笑道:“制谜不过雕虫小技,哪里算得什么?”    我耸肩一笑,“也是,大人的才思别出心裁,我必然猜不到的。”    “微臣并非此意……”    “说笑而已。”聊起灯谜,我忆及另一件事,“比起谜语,却另有一事想请教大人——不知广陵十八格是否确有其事?从前无意翻古书,看到一种说法,言其实为杜撰,半真半假云里雾里,一直不得真相。今日机会难得,还请大人指教。”    胥筠声里多了笑意,“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卷帘、徐妃、寿星、粉底、虾须、燕尾、比干、钩帘、钓鱼、含沙、鸳鸯、碎锦、回文,此谓广陵十八谜格,从古流传至今,众说纷纭。臣所知的虽也未必是真相,但愿意为娘娘解惑。”    聊谜入迷,再回过神,已不知过了几时。    我暗恼一声,想迢儿她们此时定是急着找我,不敢耽搁下去,起身道:“大人博闻广记,下次有机会一定再相请教。夜深湿气重,大人也早些回去吧。”    “微臣送娘娘。”    “不必,我……”昏影斑驳未留意脚下,我一步踩空,歪身跌向一旁。    倒霉,已经是今晚第二次了!且这一次没能幸免,结结实实摔在地上。    “娘娘可还好?”胥筠在头顶担忧地问。    知他是有功夫在身的,凭他的身手,应比司徒鄞眼疾手快,大约囿于礼法,才未伸手相救。    我明知此意,却因狼狈而恼羞,向上伸出手,闷声道:“拉我一把。”    “……失礼。”胥筠拉住我,向上一提便稳稳站起。    觉出他另一只手虚护腰畔,我的无名火气退却,本是自己不小心,怎么能迁怒于人?低头道一声:“多谢大人。”    胥筠连退三步,整肃衣冠,叶揖到底。“微臣失礼,请娘娘恕罪。”    他突然郑重行此大礼,我着实吃了一惊,反应过来不禁好笑——早闻户部胥大人克己知礼,今日一见,所传不虚。    只身回到眷瑷殿,宫中并无想象的鸡犬不宁,反而静得诡异。    殿外守岗亦不是我的人,面孔都眼生得很。    那两个小太监看见我,对望一眼后连声高喊:“娘娘回来了!”    我一愣,猜出四五分意思,进殿后看见底下人跪了一屋子,便知猜得不错。    榻上人正襟危坐,脸色分外阴沉,捏着扇骨的指节泛着霜白。    我默然无语。    并不料想会这么快再见司徒鄞,那句哑谜依旧让我徘徊不解。    本以为他会迁怒,等了好久,却半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