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第1/2页)
见他转身要走,贺初有点恼,又有点不知所措,“崔南雪,你站住,你把话说清楚了再走。” 崔彻停了脚步,走到她面前,神色就像绿叶上的蒙蒙霜气,冷冽又不羁。 她不自禁地将脸向后避让。 他逼近了,低低道:“等你自己什么时候想清楚了,再来要求我。” 贺初看着他渐远的背影,目瞪口呆。费解之余,仓皇登上马车。直到行了很远,神思才飘了回来。 第26章 原来 次日,两人都对前一天的对话有默契地只字不提。 书房里,崔彻问:“一碗粥喝下来,你有什么发现?” 贺初停了笔,“我有一个困惑,顾兄说,戚夫人的家乡闹灾荒,她逃到安都后,安都的一些大户人家为饥民施榆钱粥。可对于一碗榆钱粥,每年的三月初一都要缅怀一下,是不是太特殊了?” “会不会她缅怀的不是一碗粥,而是一个人?那人有可能是当年施粥给她的人,也有可能是和她一起逃来安都的人。”崔彻顿了一顿,“那人应是当年施粥给她的人,如果是和她一起逃来安都的,她不必每年都去明月桥。戚夫人遇到的那场饥荒发生在前朝时期,那时明月桥一带确实住着几家高门大户,让青莲去查一查就知道了。” 崔彻又道:“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顾大人在高祖和前朝大兴皇帝之间,选择了高祖。在陛下和陛下的兄弟之间,选择了陛下。作为臣子的选择,这两次都极为精准,这太不容易了。要知道多少臣子就是在这两次选择中,丢了身家性命。这说明他这个人很善于审时度势。 他作为前朝大兴皇帝的宠臣,亲自打开了安都城门,向高祖献了都城。虽对我朝来说,是奇功一件,但在从前许多同僚的眼中是有损节操的。所以,顶着无声的鄙视唾骂,摇摇欲坠的名节,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仕途?如果为仕途,那他为什么又在盛年时辞官隐居呢?然后,就像一滴水,在安都无声无息,悄然蒸发了。” “这个问题,我原先也有想过。可在遇见戚夫人之后,会不会就不再是个问题了?”贺初道:“能与那样的佳人相伴终老,会不会比其他的事都更加重要?” 崔彻沉吟,“你的意思是,戚夫人对顾大人来说最重要。我假设,顾大人是为了戚夫人辞官隐居的,那是不是我也可以认为,他甚至,也是为了戚夫人才打开安都城门的?” 两人对视一眼,贺初讶然。 顾大人为了他夫人打开安都城门?像戚夫人那样的绝世容颜,皇宫之外的地方是安放不下的。 这个念头在贺初脑中一转,便无法轻易挥走,“难道戚夫人是前朝宫里的人?唯有江山易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