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节  (第3/3页)
一日,太子作了皇帝、她作了皇后,这个孩子就是嫡长子。    “嫡”、“长”,这两个字在争储位的时候,总是个不错的筹码。    孩子的名字是皇帝赐的,循着族谱取名元汲。这也是唯一一个由祖父亲自取名的孩子,皇家的长孙。    一年后,隆庆帝崩。    .    她的夫君终于作了皇帝,尊嫡母为皇太后、生母为帝太后,封她为后……    那个孩子,也理所当然地改换玉牒,成了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也就是说,从今往后于任何人而言,她就是这孩子的嫡母,也是这孩子的生母。    已故的方氏,就让她过去吧。    大长公主的女儿楚晗封了琳妃、萧雨盈封了瑶昭仪,位列九品之首。皇太后的侄女姜雁岚封了淑仪,赐号韵;帝太后的侄女赵庄聆则封了婕妤,赐号静。    后宫注定不可能平静太久、不可能只有她们几个人。    两位太后很快下旨,召了若干贵女入宫,以充掖庭。大多也都是不低的位子,起码是位列二十七世妇。妾室多了,愈发衬得她这个主母的威仪了。    在府里历练了两年,这个皇后作起来她也是轻车熟路。    她也很喜欢作这个皇后,母仪天下么,谁不喜欢?    但她没有注意,从她受封为后的那一天起,皇帝对她的称呼就变成了“梓童”。等她注意到的时候,她已不好再开口让皇帝改回来了。    她还是喜欢他叫她“阿孟”。    .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永昭三年的春天来得那么快,她马上就要面对第一次选进来的家人子。    她要亲自为他的夫君挑选妾室。    殿选那天,她穿得简单而端庄,与皇帝一起坐在殿上,面对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家人子,她尽心挑选着。繁复的心绪中,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身边的夫君对此并不上心。    大概对于正妻来说,夫君对未来的妾室不上心总是件好事吧——哪怕他不上心的原因是他目下有要国事烦心。    也就是因为他正烦心的这件事,她第一次和皇太后有了隔阂、甚至翻了脸。与大燕交战多年的靳倾同意休战,请求下嫁公主。    目下够年龄又未出嫁的,只有皇太后的女儿祺裕长公主。    他要祺裕嫁,皇太后不答应。她去劝,皇太后就发了火,甚至险些动手打她。若不是宫人拦着,母仪天下的皇后就要受掌掴之辱。    她没有同他说这些事,宁可自己忍着委屈也不想让他再添堵。    他却还是知道了。椒房殿里,他凝视着她,一叹:“朕自会处理这些事,梓童不要去开罪皇太后。”    她静默地福身应下,不知他是否嫌她添了麻烦。    .    后来的一切……堪称瞬息万变。御前尚仪忽地受封琼章、位列八十一御女。几日后,祺裕长公主远嫁靳倾。    和亲的事就算了了,她替他松了口气。晨省时面对受封的新琼章心中却五味杂陈。    从前的御前尚仪晏然……    从在太子府的时候,她就早已看出来,太子对这个晏然和对别人的态度不一样,就算是和另外“两然”比也不一样。她甚至早已想过,太子会不会有一日纳了晏然?    但直到他登基都没有,雨孟觉得大约就是不会了吧,尤其是前些日子,他答应了放晏然出宫嫁人,连做嫁衣的衣料都备好了。    要么怎么说是“瞬息万变”。    不过晏琼章足够守礼数,对自己也敬重有加,每每晨省时总是她第一个到的,风雨无阻。    所以……管她呢,受宠就受宠吧。一个敬自己的人受宠总比一个不敬自己的人受宠要好,晏琼章在她眼里比她的庶妹瑶昭仪强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