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林丰草的外公 (第2/2页)
,因为毕竟不是苏麻离青的典型永乐青花。 “这种特殊的发色,我听我外公详细讲解过;而且他有一件明代黄花梨的‘无挡尊’。成套的黄花梨,‘无挡尊’是底座,上面是八方葫芦瓶,都是整挖。” 余耀不由脱口三连问,“黄花梨?明代的?整挖的?” 所谓“整挖”,是木器上的术语,就是做一件东西,只用一块木料,想要什么造型的木器,把多余的部分全部挖掉,去掉,非常废料。 他说的八方葫芦瓶,葫芦嘴小肚子大,要把里面挖空,做成一个瓶子,必须一点点儿地来,挖出来的,都是碎木料,不能用了。 这可是黄花梨,不是榆木疙瘩。要是做一般的东西,不会这么干;也只有皇家或者王公贵族才会这么干。 “对,那是他的心爱之物。”林丰草说到这里,神色有些黯然。 余耀心想,想必他外公已经去世了,但能有这样的东西,必定是一个收藏大家。余耀转而问道,“林老师,一直没问,你是哪儿人呢?” “噢,我是闽省鹭岛人。” “听口音可一点儿听不出来啊!”杨锐插言。 “我外公是燕京人,后来去的闽省鹭岛,我父亲是鹭岛人。”林丰草看了看余耀,“我外公两年前去世了,父母还在鹭岛。我外公的藏品,现在由我父母保管,要是有机会,我可以带余先生去看看;不过,主要是竹木牙角,我擅长这方面,也是因为我外公。” 余耀点点头,“有机会一定去拜访下伯父伯母。” “说着说着,有点儿伤感了。”杨锐收起东西起身,“走,还是一起逛逛吧?” 林丰草却道,“这几件东西不便宜,尤其是无挡尊,还是先找地方存下吧?” “对。”余耀道,“跟着杨哥逛这个摊儿之前我就想说了。” “先放我车后备箱里吧,我停在那个收费停车场了,有监控有保安的。”杨锐提议。 三人放好东西,林丰草说不太想逛地摊,余耀和杨锐都点了点头。他们在地摊区逛得差不多了,很多摊子没细看,但路过时扫几眼也差不多。 这年头,居然能在潘家园的地摊上连续捡漏,回去就该烧高香了。 不过,林丰草提议先逛店铺区,回头再去大棚里看看。 余耀很不想逛店铺,得进进出出不说,进了一家店之后,店里的东西不好扫,看不全。而且他就是开古玩店的,知道有些好东西是不会给生面孔看的,熟到了才拿出来。 杨锐也不想逛店铺区,他和余耀对视一眼之后,“林老师,要不先去大棚里看看?最后逛店吧?大棚里东西出得快,晚了不好说。” 其实大棚里也算是摊子,就是摊位相对规整罢了。林丰草没有再坚持。 结果三个人在大棚里转悠半天,一件东西也没看上。 直到要走出去的时候,余耀和杨锐都目不斜视了,林丰草却在一个摊位前蹲下身来。 这个摊位在大棚边缘靠墙一角,旁边是一个囊括华夏上下五千年陶瓷精华的摊位;而这个摊位上,是以五花八门的小玩意儿为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