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7章 苏御史,归来  (第1/2页)
    辽使几乎是紧跟着信使来到了汴梁。    “这是一场误会。”    辽使看来是个养尊处优的人,举止彬彬有礼,言谈极为有分寸。    他笑得很是矜持“大辽和大宋之间多年来和平相处,一场误会不足以让陛下动怒,所以外臣就来了,带来了大辽的友谊。”    这是一次战术挑衅,若是成功,那么就会演变成一次战略进攻。    耶律洪基应当是做了几手准备,而派出使者是最后的选项,但他还是准备了。    赵曙对此心知肚明,想到耶律洪基吃了一次大亏却只能咽下这口气,他的心情就舒畅的不得了。    “这也是朕所想的!”    于是捷报的内容就变了,变得有些含糊不清。    苏轼在喝酒。    席间大多是文人,大家喝了微醺之后就开始放浪形骸,诗歌飞舞,荷尔蒙飞溅。    有人出言取笑道“子瞻兄,今日为安基接风,你二人还未对饮,这可不是恩爱的迹象,哈哈哈哈!”    坐在苏轼对面的年轻人微微颔首道“听闻子瞻兄文采风流,制科三等几乎前所未有,让人震撼,只是某近日却得了几首词,还请子瞻兄斧正。”    他干咳一声,准备吟诵自己在路上做的诗词,却发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目光古怪。    什么意思?    他有些恼火,苏轼干咳一声,说道“诗词的话,某却不大擅长,就此作罢吧。”    年轻人笑道“子瞻兄何必自谦……”    “安基!”    一个交好的男子起身道“某有些不适,安基陪某出来透透气。”    年轻人不大情愿的跟着出去了,刚出门,里面就传来了哄笑声。    年轻人站在栏杆前,伸手拍了拍。    大宋的文人都喜欢拍栏杆,而且一拍栏杆就必定是忧郁的、是惆怅的……    男子对年轻人说道“此事……稍晚进去你就当没这回事。”    年轻人不满的道“为何?某一路访友至京城,诗词做了不少,为何在这里反而不能了?”    男子干笑道“那是苏轼……”    年轻人冷笑道“苏轼又怎么了?”    男子看向别处“你见他酒到杯干,酒量如何?”    年轻人老实的道“他的酒量好。”    “哎!”男子叹道“可他作诗词……就和饮酒般的,想要就有,要多少有多少,你……怎么比得过他?”    年轻人愕然道“他莫不是胡乱做的?”    男子淡淡的道“每一首都值得品味,不时能有一首让人击节叫好,你如何?”    年轻人低下头,“某……不行。”    男子担心他年轻气盛,就说道“他就是个连鬼神都会嫉妒的家伙,所以别和他比诗词文章,否则你会绝望。”    “苏轼!”    外面来了一人,不顾规矩的高喊起来。    里面的苏轼骂道“某在饮酒,滚!”    安基指着这人,“这是……内侍?”    男子点头,来人一脚踹开门,喝道“苏轼可在?”    苏轼端着酒杯正在饮酒,闻言抬头道“某就是苏轼。”    内侍喘息道“官家令你去御史台……”    苏轼放下酒杯,说道“某去御史台作甚?是何公事?”    他现在闲赋在家,自问没有得罪什么人,所以这话说的很是不客气。    内侍端着脸道“官家令你为监察御史里行……”    噗!    ……    杨继年在御史台依旧是不吭不响的。    此刻他站在外面,脸上难得的带上了微笑。    “西北大捷,他女婿又立功了。”    “没说细节啊!谁知道是不是折继祖立功了。”    “是啊!连杀敌多少都没说,也没说对头是谁,就说是大捷,哪有这般光秃秃的捷报?”    “某看……”    几个官吏默契的一笑,有人提高了嗓门说道“这个捷报怕是有假吧!”    杨继年的脸色沉了下去,冷哼道“谁敢在捷报上弄虚作假?你等艳羡嫉妒也就罢了,这般诽谤,无耻!”    几个官员笑了笑,有人说道“那对手是谁?杀敌多少?”    杨继年冷冷的道“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怕是心虚了吧?”    这时外面有人喊道“来新人了!”    众人闻声闪开一条路,好奇的看着大门那边。    苏轼打个酒嗝,有些醺醺然的进来,见众人都看着自己,就笑道“这是欢迎某的吗?多谢了啊!”    他有些微醺,一路走过去,见到杨继年在那里孤零零的,就欢喜的道“见过杨御史,恭喜恭喜。”    杨继年点点头,“何喜之有?”    苏轼打个酒嗝,说道“安北在西北立下了大功。”    杨继年看了同僚们一眼,问道“可有证据?”    苏轼纳闷的道“您不知道吗?先前太后娘娘派人去了榆林巷,赏赐了好些东西……”    杨继年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