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0章 这节奏不对啊  (第2/2页)
苏轼醒来了,吴极怒道“陈太在三司都快累死了,你去看看他死了没有,没死再回来。”    陈太……    这个久违的名字让众人都想笑。    上次苏轼被陈太挤兑去买宅子建书院,结果事情被苏轼办成了,陈太最后不小心说错话,被赶去了三司查账……    查嘉祐八年的支出账簿。    天可怜见,大宋那么大,每年的花销那么多,一个人怎么查?    所以御史台的同僚们都当陈太死了,此刻一提起来,都忍不住想笑。    让苏轼去看望陈太,这不是让杀人凶手去安慰死者家属吗?    有好戏了,弄不好两人会在三司打起来。    苏轼揉着眼睛去了三司,吴极板着脸道“他已经弹劾了包相,此事就此作罢。”    他觉得自己很守信,在苏轼弹劾了包拯之后,他就算苏轼上半年过关了。    至于下半年,看情况再说。    御史台弹劾了包拯,这算是出头了吧,而且还是悍不畏死。    那是包拯啊!    一般人哪里敢去弹劾他,可在某吴极的领导下,就有人动手了。    这间接证明了我不畏高官的坚定信念,以及忠心耿耿。    侍御史……等明年能不能成为御史中丞?    做官没人愿意低人一等,所以什么上下和睦,多半是矛盾在可控范围之内。    而吴极目前就有机会接班,但他必须要弄出些大动静来,用于展示自己的领导能力。还有内部官员的支持等等因素。    看似纷杂的局面,他只是把苏轼弄了出来,一切都迎刃而解。    苏轼是沈安的好友,弄他御史台的官吏们都欢喜,这是加分项。    而大动作……包拯这人太过凶悍,现在没人敢弹劾他,可苏轼这个愣头青敢啊!而且还是某给他撑腰……    成功了就是某给他撑腰,不成功……那是苏轼自己干的事儿,冤有头债有主,老包你别找我啊!    这便是一箭双雕,而且连后患都解除了,堪称是一次教科书般的行动。    他回到值房,仔细想了想此次弹劾包拯的过程,觉得并无瑕疵,不禁低声道“干得好!”    他继续处置事务,直至外面传来了嘈杂的声音。    “安静!”    他正在思索一份奏疏,被这些嘈杂打断了思路,很是恼怒。    “包相回家了……”    吴极飞快的眨眼,狂喜之情溢于言表,以至于他忘却了矜持,打开房门就冲了出去。    外面许多官吏都不敢相信的围着门子。    消息就是门子送来的。    此刻他得意的道“刚才开封府出去了几个官员,面色凝重,说什么包相被苏轼弹劾,官家当朝令他回家……那神色很伤心呢!”    老包执掌过开封府,多多少少有些人情在。    “再去问!”    吴极一出来就冷静的下达了命令。    “好勒!”    门子欢喜的跑去打探消息,官吏们都在欢笑。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    一个年级大的御史老泪纵横的道“御史拉倒宰辅,这是何等的荣耀,可多少年了?多少年都没有这等人才……对,苏轼就是人才。”    御史台的政绩就是弹劾人,弹劾的官员职位越高,政绩就越大,若是能把宰辅给弹劾下台来,那就是政绩满分。    文彦博那次是官家要他下台,所以弹劾老文的官员多了去,御史台反而被淹没了。    可这次是苏轼单独出手,这回没人能和我们御史台争功了吧?    “哈哈哈哈!”    “苏轼立功了。”    连吴极都在为苏轼表功“苏轼呢?赶紧找回来。”    此刻给苏轼荣耀,后面他被包拯报复时就能少些内疚。    吴极觉得自己很仁慈,所以笑的很是心安理得。    他记得一些话,一位官场前辈在酒后和他说的话。    ——官场啊,就是个大染缸,没有颜色……    这是个黑白混合的世界,你要学会区别,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某去迎接苏轼。”    我会兑现自己的诺言。    这一刻吴极想到的是大宋。    他想走进政事堂,然后把自己的满腔抱负施展出去,让大宋变得更加的强大。    可在此之前,他必须要走稳这条路。    他带着官员们走了出去。    大门外,门子堆笑道“苏御史这下算是立下了大功,等回来不知道怎么高兴……”    吴极淡淡的道“这是他应得的荣耀。”    苏轼还年轻,就算是此次被打压下去,以后也能东山再起。    所以吴极的愧疚渐渐在消散。    他们等了许久,可苏轼却不见人影。    “去问问。”    吴极皱眉不渝。    消息来的很快。    “苏轼和包相在外面喝酒……”    吴极只觉得心脏被什么东西重重的击打了一下,呼吸急促的分不清节奏。    这特么……这节奏不对啊!    ……    晚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