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节 大戎未至预先御之  (第1/3页)
    张越拿着拜帖,感觉有些头疼。    最近两天,他接到了下面乡亭的不少报告。    有许多自称长安人或者关中人的士大夫,乘着车马,在新丰乡亭之中转悠。    一个个神神秘秘,总喜欢问东问西。    张越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无非就是那些跟着诸王一起回京的各派人物,开始来新丰踩点了。    但他却怎么都没有想到,居然能惹出褚大。    褚大之名,可能在后世不彰。    甚至连他的徒子徒孙也比他有名!    譬如给太史公‘完本’史记的褚少孙,就是褚大的堂侄孙。    但是……    在现在,却只能用如雷贯耳,威名赫赫来形容了。    第一任广川学苑山长,第一任官方《公羊春秋》博士,第一任太学祭酒领光禄大夫事。    可以说,他见证了公羊学派的崛起与鼎盛,是活着的历史见证人。    更别提,他还是现在公羊学派内部经世派的领袖人物。    什么叫经世派?    就是仕派,也就是推崇当官做事的派系。    与另外一系,赢公的治学派,并为公羊霸权的两个支柱。    更紧要的是,这位老先生,还是激进派的人。    公羊学派的激进派都是些什么人呢?    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当年匈奴遣王子入质长安,时任卫尉卿殷忠(汉书作段仲),公然在朝堂上宣称:夷狄者,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仪所能化,不能臣也!    等到汉匈议和彻底失败,他更得意洋洋的说:吾早知如此矣,夷狄无信,人面兽心,《春秋》与夷狄战,皆不言战,如是而已!    这还不算什么。    吾丘寿王更过分,第一个说出‘夷狄禽兽,非人也’的就是他了。    在这些激进派眼里,所谓夷狄,只是两条腿走路的禽兽。    别说给他们优待和人权了。    这些渣渣连被教化与拯救的资格也没有!    在张越回溯的历史中,王莽篡汉后就是信了这些家伙的邪。    将所有夷狄国王,统统贬为候,还没收了他们的王印符玺。    搞得匈奴人特别不满,为了这个事情和王莽打了一仗。    相比较而言,这位褚大褚先生,其实还算是一个温和派了。    他倒没有那么极端,只是主张诗经先王之义‘夷狄是膺,荆舒是惩’,现在呢荆舒已中国,而夷狄依旧野蛮。    所以应该按照先王的大义,狠狠的膺惩、教育。    故而这位先生的性格,也是暴躁的很。    当年,曾经怼天怼地怼空气,是董仲舒诸门徒之中,战斗力排名前五的人。    排在他面前的,也不过是吾丘寿王、殷忠等人而已。    而很不幸的是,现在吾丘寿王与殷忠都已经作古,故而他就是现在公羊学派战力n1。    张越现在真是有些担心,万一要是这位老先生,在新丰发现了什么他看不顺眼的事情,跑来怼自己那就麻烦了。    且不说,这位老先生还是他的长辈,是师兄。    单单就是他门下的弟子门徒们的战斗力,就根本不是谷梁和左传那帮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书呆子能比的。    “先生现在在何处?”张越收起拜帖问道。    “长孙殿下闻先生来,已经恭迎入行宫了……”陈万年也是苦笑着,有些忐忑。    褚大耶!    公羊学派硕果仅存的大佬,真正的扛把子人物。    这样的大佬到了新丰,哪怕是掉了一根毛,怕也是要引发轩然大波的。    人家的弟子中,光是两千石就有二三十人了!    其中甚至包括了脾气暴躁的那几位边塞太守。    张越听着,忙对身后的丁缓道:“丁公且先行,本官先去拜见褚先生……”    ………………………………    一刻钟后,张越就带着人,来到了新丰县县衙旁的太上皇庙行宫中。    张越一进门,负责为刘进看守宫门的一个宦官就迎上来,拜道:“侍中公,请随奴婢来……”    “褚先生现在何在?”张越点点头问道。    “先生正在正殿与殿下谈话……”那宦官答道。    “哦……”张越问道:“褚先生的心情怎么样?”    “还好……与殿下有说有笑……”宦官低声答道:“奴婢听说,褚先生刚刚去过了枌榆社的乡亭……”    “哦……”张越听着,在心里也算有个底了。    很快,他就在宦官引领下,来到了行宫正殿。    那宦官立刻知情知趣的恭身退下(汉季士大夫们特别讨厌宦官,不近刑人,更是春秋各派的主张,一般来说士大夫们与公卿王侯谈话的时候,是不能有宦官存在的)    张越整理一下衣冠,便提着绶带,拾阶而上。    立刻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