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五节 惊天大案(2)  (第1/2页)
    长安,秋风乍起,吹落了片片树叶,在空中摇曳。    原本繁华的尚冠里大道,现在一片肃穆。    灵车牵引着棺椁,从远处缓缓驶来。    持着灵幡的男子,低声吟诵着屈子的《招魂》,古老而哀伤的宛唱,令人闻而落泪。    一辆战车,行在最前,董越衣素衣,持着天子节旄,为灵枢开路。    道路两侧,一个个卫士,持戟而立,为英灵送行。    一位位公卿,面朝灵枢,脱帽致敬。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吾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行义莫过于死义,行仁莫过于舍身,舍生取义,孔孟之训,先贤之教也……”    道路两侧,士子们齐声念诵着太史令司马迁为这五位死义殉道的士子所做的祷词:“今郑君、郭君等五义士,因义而亡,抱仁而死,可谓全于先贤之道也!”    “夫君子死冠不免,义士死声不绝,百世之后,千秋之书,公等与介、弦同辉!”    整个场面,充满了凝重的气氛。    让人感觉从心灵到身体,都被洗涤了一番。    “复仇!”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整个世界顿时被隆隆的声音笼罩:“复仇!”    一个个士子,或生于公卿之家,或生于寒门之户。    但此刻,所有人感同身受,同悲喜、共命运。    每一个人的喉咙与胸膛中,都被热血与激愤所充斥!    “杀贼!”一个公卿子弟,怒目呐喊:“杀贼!”    由是,无数人振臂高呼:“杀贼!”    滚滚的声浪,形成海啸,席卷整个长安。    犹如雷霆,从九天炸响,也似风暴在海上酝酿。    屠刀吓不倒正义,死亡恐吓不了真正的勇士。    更别提,现在盛行的是公羊思想,流行的是大复仇主义。    而在春秋之中,为大义复仇,是不限时间、空间和场合的。    襄公复九世之仇,而春秋大之。    何况,现在谋杀士子的,根本不是什么强权!    只是几个地痞无赖,只是几个商贾在指使。    连左传与谷梁学派的人,也趁机凑了一次热闹。    甚至在其中翻江倒海,趁机刷声望。    在这样的雷霆面前,很多人瑟瑟发抖,这样的风暴之中,一些人惶惶不可终日。    “朝堂已经做了结论了……”韩说一边挤出几滴眼泪,装出一副哀伤的神色,一边对着身旁的几个公卿道:“郑会、郭武等人,乃是取义成仁,是天子教化之杰作,有司已经在拟诏,褒扬郑会、郭武等人的父母、子侄……”    这些人听着,都是心中一沉。    朝堂既已经有了这样的结论,恐怕这次,大家全部都要倒霉了!    被人抓住了辫子,此番不死也得脱层皮。    韩说心里面,却更是痛苦。    他已经知道了,天子对于此事的真正态度——欣喜若狂!    他甚至在宫里面对左右说过:“此天假刀斧于吾……”    他正缺借口,正缺一个光明正大,清洗朝堂甚至天下的借口。    现在,却有傻瓜,将这个借口拱手送给了他。    将屠刀亲自送到他手里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